化学工程系“心理育人”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和《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党〔2018〕41号)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需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二、实施办法
(一)充分发挥课堂育人功能,加强教学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在线课堂。在课程内容上,授课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理论与体验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团体训练、情境表演、角色扮演、体验活动等;在师资队伍上,构建一支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定期研究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以及可能影响大学生心理波动的热点问题,确保教学质量。
(二)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加强活动体系建设
充分利用“大学生心理文化节”、“5·25”等主题宣传月,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全程设置,纵横覆盖,多渠道、多形式、多媒介地开展贴近学生需求,在学生中有较大影响力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开展符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心理情景剧、心理沙龙、知识竞赛形式,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加强咨询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一支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知识的教师组成专兼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坚持发展性咨询为主、障碍性咨询为辅的方针,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的个别咨询和团体辅导。坚持保密原则,按规定严格管理心理咨询记录和有关档案材料。定期开展心理咨询个案的研讨与督导活动,不断提高心理咨询的专业水平。
(四)做好新生心理普测工作,加强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设
普测追踪,摸底建档。新生入学后,根据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统一规划,组织新生心理健康普测。以心理普查为基础,建立筛查、干预、追踪、监控一体化的防御体系;定期对在校学生进行心理危机筛查,建立“心理危机干预学生信息库”,对心理危机学生档案的管理以名册、档案、案例分析等形式为主进行,并做好特殊个案研究。心理普查及心理咨询结果及时统计、及时反馈,对可能形成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主动约请,并做好跟踪、回访工作。
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心理危机四级预警系统。学生发生异常情况后,宿舍信息员、班级心理委员等各级学生骨干应及时向辅导员、学院报告并寻求支持。健全并执行好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各项机制。完善心理委员和宿舍心情联络员制度、心理危机排查制度、心理异常学生及时报告制度、重点关注学生谈话制度等,完善从心理委员、辅导员、班主任到学工办、系领导的快速危机反应机制,完善从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到校医院、专业精神卫生机构的快速危机干预通道,加强对精神疾病学生康复及康复后的关注跟踪。
成立由系主任为组长的“心理育人”领导小组。定期开展“心理育人”工作的研讨和经验交流活动,不断总结经验、落实措施、推进工作,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在全系形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力。
领导小组组成
组 长:刘震
副组长:孙世波、于世萍
成 员:刘哲峰、于彭、吴青松、牛晓鸣、肖文侠、刘阳、赵秀岐、乌日娜、董怡辰、魏星、林国强、企业代表、家长委员会成员。